由竞争引发的一点思考
阅读《ZERO TO ONE》,关于竞争的一点思考。
在中国,尤其是在一线城市(北上广深),经常能看到排队在校门口等待小孩放学的家长,一放学,就又匆匆忙忙的带着小孩辗转下一个培训点。人们之间聊天最多的,似乎也是孩子和房子。似乎,房子的好坏,孩子的成绩,都成为了这些人之间的一种竞争。
在企业之中,市场之中,都存在竞争。竞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概念,也不只是个人和企业必须在市场中解决的麻烦。竞争更是一种观念,这个观念在社会中蔓延,扭曲了我们的思想。
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,更是对竞争有一种病态的痴迷。学校鼓励学生之间竞争,家长更是,给小孩报十几个补习班,出国读书,请家教,学外语,学艺术,等等,感觉不学这些就会低人一等,不会英语就会被别人看不起,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高昂的学费和不正常的价值观。(笔者只是吐槽某些家长的价值观,并没有说小孩。在优质的教育资源条件下,小孩的思想有些还是很好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)当今的中国,从中考,到高考,成绩本身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竞争力的精准测度,分数最高的学生就能获得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。在考试和作业上出类拔萃的小孩最终都是在这个怪异的、与现实世界没有交集的学术界或者“家长界”里找到个人定位。
高等教育是一场困局,在高中时对未来有宏伟规划的学生,最后却陷入了与智力程度不相上下的同济在传统职场上的竞争。优秀的学生往“高出走”,直到竞争激烈到把他们的梦想吞噬殆尽。中国市场规则的不完善,以及企业之间某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,更加加剧了竞争,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失败告终。对于那些一心创业的人来说,失败也意味着沉重的打击。
马克思说竞争源于差异,而莎士比亚却认为斗争者之间都会有相似之处。就比如微软与谷歌这两家大公司,前者以操作系统和软件闻名,后者以搜索引擎而被熟知,而两家公司在各自的浏览器、搜索引擎和软件方面互相竞争,导致的结果就是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,一味的重复过去的模式,没有太大的创新。而苹果的一度崛起和反超,正应了这一点。困于竞争中不能自拔,会让人出现幻觉,还有分心。在商业上,企业中,比如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,为了争取市场用户的份额,投了很多很多的金钱,导致一些因为资金缺乏的创业公司的直接破产。电商之间的价格战等,都是通过金钱等手段在吸取客户,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,后期可能会有盈利。这些前期的竞争惨烈程度暂且不说,前期的成本和后期的收益是否能达到平衡,还是很难说的。
就像彼得·蒂尔所说,如果你能看出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,而是充满破坏力,那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。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哇哈哈公司的宗庆后。当年国内保健品之间竞争激烈,也是蒸蒸日上的时候,宗庆后便意识到了保健品行业的局限性,没有在这方面与太阳神一争高下,反而转投食品等其他领域,并开发了很多至今为止都为人所熟知的一些食品品牌,比如果奶、八宝粥、矿泉水等。当保健品行业日薄西山的时候,哇哈哈企业依然屹立不倒。我个人的理解,是宗庆后看到了国产保健品行业的局限以及竞争背后的破坏性,不得不说,他是一个很理智很清醒的人,哇哈哈公司发展这么多年,与企业领导层的理念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的。
以前一直以为垄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,而彼得·蒂尔在《ZERO TO ONE》中所说的,垄断,是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取得巨大成功的一种标志。在经济学中,存在一个概念,叫完全竞争,这是一种理想的、默认的状态。完全竞争市场在供求想当时达到平衡,处于竞争市场中的每一个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差别,卖的都是同质产品,所以公司没有市场支配力,产品价格完全有市场决定。就好比将市场比作一块蛋糕,10家公司分这块蛋糕,当市场蒸蒸日上的时候,供求增加,价格上升,就会有新公司加入分享这块蛋糕,供应量增加,导致价格回落。相反市场低迷时,就会有公司退出,供应量减少,价格回升。所以说,在完全竞争条件下,长远来看,企业是没有利润可言的。与完全竞争相反的一个概念,就是垄断。垄断公司有自己的市场,可以自己决定产品的价格和供应量,实现利益的最大化。
我想,我对垄断企业产生的误解,应该是源于中国国内的国情,中国的国企-政府的宠儿,在政府的扶持下产生的垄断企业。
就像这本书的标题,ZERO TO ONE,从零到1,从无到有,质变的改变,能够让公司在某一领域拥有绝对的市场支配力,也就是垄断,因为只有他能够做到。
以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,“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: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;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:他们都无法逃脱竞争。”
好的竞争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但是要有清晰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,看清竞争背后的破坏性。当然,如果能够跳脱竞争,创造一个从零到一的事情,那就完美了。